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中旬,广东金融学院心理与创业教育学院派出调研组赴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及广州市格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国家级双创基地、科技标杆企业及深度座谈交流,系统学习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为构建具有金融特色的双创教育体系开拓新思路。
在广东工业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工大创谷”,调研组重点考察了“1+2+N”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实践场景,观摩华为“鲲鹏&昇腾开发者创享社”和粤港机器人学院等技术转化平台。座谈会上,广工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围绕“全校一盘棋”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深入阐释校企联合项目培育的创新路径,强调通过学科竞赛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实现教育反哺。该模式为学院深化“教赛创”融合、构建校企联动的实战化教学场景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后,调研组赴广州大学三创营众创空间实地调研,重点考察其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优秀孵化成果,座谈会上,该校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详述了“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创业孵化”的生态构建路径,介绍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的组织逻辑,通过“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联动机制精准选拔优质项目,并依托赛事资源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其在项目梯度孵化体系搭建、双创育人功能强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学院完善教育链条、优化赛事育人体系等方面提供了可操作的范式参考。


调研组还走访了广州市格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其人工智能心理服务研发成果倾听亭,并围绕心理健康筛查技术融入课程设计、校企联合开发社会服务方案等展开研讨。作为心理服务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格米科技的场景化服务理念与学院“数字+心理健康”跨学科方向深度契合,为学院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实践启示。


广工“产业反哺教育”、广大“孵化生态赋能”、格米科技“场景化服务驱动”等经验,为学院双创教育改革提供了多维参考。赵冬梅院长表示学院将立足金融特色,构建“双创赛事牵引、校企平台支撑、学科交叉赋能”三维育人体系,依托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加速推动“金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此次调研标志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未来将通过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持续吸收院校与企业创新经验,重点在课程模块重构、实践基地升级、师资队伍培育等方面靶向发力,着力打造具有金融特色的双创教育品牌,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