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高度关注大学生实习实践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教育部相关文件也曾指出,高校要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习实践基地。因此,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校清廉金融文化教育落地生根,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携手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活动。现就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目的
肇庆校区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的馆校合作,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扩宽大学生思政教育途径,帮助学生“扣牢第一粒扣子”。本项目依托我校《金融文化专题》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参观包公文化园的历史场景与廉政案例的展陈,将"清心直道"的包公精神融入课程实践教学,以沉浸式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第一粒扣子"的政治内涵。
其次,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合作设立"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包公廉政戏剧排演、廉政讲解志愿服务等项目,培养公共演讲、团队协作、组织策划等综合能力。同时,未来在实践中计划进一步结合金融专业特色开展"古代钱币与廉政制度"课题研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专业教育的跨界融合。
最后,提升大学生道德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包公"铁面无私"的司法形象开展“包公模拟法庭”庭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强化法治思维;结合《牛舌案》等包公庭审故事中的司法智慧,设计"传统法治文化与现代法律庭审"的研讨课程,引导学生建立崇德尚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双方围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协同发展”的共建原则,深化基层党建创新与廉洁文化教育的融合,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合作与特色亮点
本次合作是在创新传承包公文化精神及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文化教育+实践育人"生态圈,实现了立德树人品牌化、资源共享常态化、成果转化长效化。
1.金融课程与实践学习并重:将党建共建协议作为合作基石,依托清廉金融文化课程资源,将思想教育融入社会大课堂,强化学生对清廉金融文化的理解,在实践中积累深刻感悟。
2.社会教育场所常态化实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态化参与实习实践,每周一次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开展金融清廉文化教育。通过参观学习、实践体验等方式,学生们深刻领悟了清廉金融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双导师协同育人助力成长:校方教师与包公文化园业务骨干组成“理论+实务”双导师团队,全程指导学生的思想成长与技能提升。
4.实践证明与经验分享机制:肇庆校区除积极搭建这类实践活动外,还为同学们争取了各项实践证明,同学们从大一开始就可以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不仅可以收获成长,同时也能获得由包公文化博物馆出具的实践经历证明。这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未来就业的优势,学生在实践中也能培养锻炼综合能力,放松心情,实现全面发展。
同时,定期组织参与实践学习的学员围绕“清廉金融文化”“中国法制精神”等主题撰写参观感受,制作参观学习VLOG等精彩作品,形成实习实践闭环。
三、开展现状与阶段性成果
(一)合作协议签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新时代党建共建合作,推动金融清廉文化与高校教育深度融合,3月28日,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党建共建暨金融清廉文化建设基地”正式启动。
此次馆校合作不仅是高等教育与社会教育携手共进的探索实践,也是一次以文化人、以廉润心的使命之约,一次知行合一、协同育人的创新之约,一次久久为功、共谋发展的长远之约。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共建金融清廉文化建设基地,让金融清廉文化教育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让青年学生在触摸历史中筑牢"清心为治本"的价值根基。

(二)包公模拟庭审系列情景剧
肇庆校区积极推进“包公模拟庭审”、“我当包公我审案”系列情景剧等实践活动。2025年5月16日,广东金融学院法学院大学生团队在包公文化博物馆倾情演绎“我当包公我审案”系列情景剧之《丹凤朝阳砚案》,获得了热烈反响。通过模拟庭审和情景剧演绎,学生们在实践中丰富了对中国法制精神、中国清廉金融文化专题课程的理解,提升了法律素养和综合素质。据悉,未来《牛舌案》、《灰阑记》等著名包公故事也将陆续上演。



(三)党建共建活动
肇庆校区党委组织党员代表前往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党员们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
(四)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实践系列活动

肇庆校区积极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常态化组织学生前往包公文化博物馆开展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2期参观活动,学生们收获满满。通过参观学习包公清廉为民的廉政精神和中国传统宋文化,学生们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深刻领悟了清廉金融文化的内涵。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团筹备工作
当前,肇庆校区积极筹备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和小包公讲解员等学生实习实践项目。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志愿服务活动也促进了博物馆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双方共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肇庆校区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共建,探索馆校育人的更多创新活动。双方将架起高校与博物馆深层次合作与交流的桥梁,共绘“廉”的底色,答好“育”的考卷。我们将通过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成效,双方将为培养更多“守正创新、崇廉笃行”的金融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同时,双方还将积极总结合作经验,开展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并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为校区学生构建一个更优质的成长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实习实践过程里不断磨砺自身、收获成长,积极助力人才培养迈向更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