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组织开展“AI 驱动·智启商科:人工智能时代新商科专业建设与师资发展”研讨会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进一步推动工商管理学科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质量发展,5月13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于1315会议室组织开展“AI 驱动·智启商科:人工智能时代新商科专业建设与师资发展”研讨会,会议由刘艳副院长主持,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专业系正副主任,实验实践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对各专业(人才培养)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未来专业建设及师资发展的突破口与设想、对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软硬件配置的需求等话题展开热烈的研讨。

会议伊始,周国林院长发表讲话。他强调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商管理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院要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动专业建设与师资发展实现新突破。同时,朱培松书记提出要充分利用AI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随后,我院各系主任围绕本次会议主题,结合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作主题发言,发表相关观点。各系主任一致认为必须推动教育教学向“学科+AI”方向转型,结合最新技术重构课程体系、推动师资AI能力升级、深化校企合作及建设动态评价机制。其中,工商管理系张镒主任提出面对生成式AI的冲击,需重新定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重点强化AI难以替代的“情境化决策能力”(如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选择)、“价值创造能力”(如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赋能能力”(如跨部门协同领导力)。同时将AI作为教学工具,开发智能商业模拟系统,培养学生人机协同管理能力。可以尝试重点推行“3+2”教师发展模式与区域产业需求建设认证体系,展现差异化转型路径,全面推动AI与商科教育深度融合。物流管理系王宣涛主任认为当前我们的物流管理专业偏文科属性,侧重传统理论教学,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的行业需求脱节,但是当前A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渗透:无人仓、路径优化算法、需求预测模型等应用已成常态,企业对“物流+AI”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比如:京东、顺丰等合作企业反馈急需掌握数据分析、智能设备操作、系统运维的工程技术人才,而非单纯管理型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今后将进行专业重塑,重点打造建设“智慧物流工程”课程体系,可尝试与京东研究院、顺丰科技企业共建教师工作站;酒店管理系余构雄主任提到虽然目前酒店管理专业面临“停招”的发展困境,但是专业教师仍在为开拓酒店管理专业AI教育融合路径做出努力,他向与会领导及一线教师展示了AI在旅游与酒店领域的技术应用场景,并结合当前社会文旅市场特点及未来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提出了如何对传统课程进行智能化改造、新增AI核心课程群、打造虚实融合的微专业实训体系等设想。人力资源管理系姚振华主任则结合“AI 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问题,从“脑科学”、“决策行为”影响的视角提出了专业教师要在课程体系构造、交叉学科研究、教育教学方式上进行路径转型等思考。市场营销系李细枚主任从技术与人文视角谈了“市场营销”专业的转型方向与可能性,建议学校统筹保留核心课程、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供应链管理系杨朝慧老师谈到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转型困境与设想,呼吁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解决数据资源短缺、数字化教育软件等问题。

最后,教师发展中心邢哲主任发言,她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教学数字化转型工作,教师发展中心将按照学校整体部署、结合本次研讨会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培训体系,提升老师们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同时,她鼓励工商管理学院的老师们积极投入教学研究,为新商科建设夯实基础。教育技术和网络管理中心肖伟强副主任指出本次研讨会为未来学校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软硬件配置工作提供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下一步将重点在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大投入,为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信息化保障。

据悉,此前学院已面向全院一线教师发起“数字化教育教学转型与改革的动员”,刘艳副院长组织各系部分专业举办了线上教学数字化转型专题讨论会,就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意见征集,为本次研讨会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数字化改革,努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供稿:工商管理学院]  [编辑:施品]

[阅读:人次]

[最后更新:2025-05-20 10:21]

校址: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 邮编:510521 | 维护:广东金融学院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127号      粤ICP备05008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