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我校教务处、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及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教育数字化创新交流会”,会议于实验教学中心201室举行。金山办公教育行业售前解决方案负责人何思雨、超星泛雅集团广东分公司高级运营经理陈雪佳受邀出席,保险学院院长陈辉、数统学院副院长王芬、信管学院副院长颜海明、外文学院副院长甘容辉等以及各学院教师50余人围绕“AI技术驱动教学现代化”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索数字化工具与智慧课程体系在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报告由教师发展中心许国动博士主持。

会上,何思雨在主题分享中重点介绍了金山办公旗下AI工具的最新进展。她指出,DeepSeek大模型自2023年推出以来历经迭代,已从早期的“生成内容不可靠”逐步升级为2025年“精准赋能教学”的核心技术。通过现场演示,她展示了灵犀工具的多场景应用:智能文档创作、数据可视化、跨媒介处理、PPT高效美化等功能。针对现场教师提出的“思维导图生成贴合度不足”问题,何思雨回应称,团队正基于用户自有内容(如文献、教案)优化转化逻辑,通过版本更新实现功能升级。

陈雪佳则聚焦“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学流程”,分享了超星泛雅在智慧课程领域的探索。她强调,大模型技术的成熟正推动教育从“资源共享”迈向“智能交互”。以“一课一库”为核心的智慧课程体系包含三大模块:课程智能体:教师可训练专属AI助教,实现24小时智能答疑、学习资源推荐及学情进度提醒,学生端则配备“智能学伴”,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知识图谱:通过可视化呈现知识点关联与课程脉络,支撑精准教学。系统支持构建思政图谱、问题图谱等,帮助教师动态掌握教学效果- ;智慧工作台:整合“助教、助学、助研、助评”四大功能,涵盖教案生成、试题库调用、文献解析及智能批阅等场景,形成教学闭环。
现场演示中,陈雪佳以实际课程为例,展示了助教机器人答疑、知识图谱动态调整及一键生成教学大纲的操作流程。她透露,学院课程未来可接入公共慕课平台,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范围。

在问答环节,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技术痛点,企业代表逐一回应:有教师反映现有工具仅支持文字生成,对内容排版优化不足。何思雨建议分步使用“单页优化”功能,并利用工具内嵌的配图库提升课件视觉表现力。
针对专业公式识别误差问题,技术团队解释称,当前模型对复杂逻辑的解析依赖持续训练,后续将优先优化理工科教学场景支持。对于“是否需借助第三方软件生成思维导图”,陈雪佳明确表示,灵犀工具已实现“生成-编辑-导出”闭环,可满足教师基础需求。
此次研讨会为教师提供了与前沿技术“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未来将深化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AI工具在教学设计、课程管理及评价体系中的落地应用。学校积极倡导教师参与智慧课程的开发工作,以“技术+教育”深度融合为支点,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人才培养生态的转型升级。
此次专题交流会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随着AI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耦合,学校期待打造“智能、精准、开放”的新型教育模式,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