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嘉校友再向母校货币馆捐赠藏品

首页 > 广金要闻 > 正文

6月6日下午,韶关市人大常委、中国人民银行韶关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志嘉向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捐赠一套全新三同号的外汇兑换券(分别为1979年版和1988年版)。

刘志嘉是我校80级校友,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工作,历任分行副处长、处长,揭阳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韶关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一直以来,志嘉校友关注、关心、支持母校,为母校发展贡献力量。在分行货币发行处任领导期间,他积极向分行领导建议并将我校确定为全省金融系统货币反假培训基地;得知母校要建立货币馆,主动向母校捐赠一批藏品,其中《广东本票》极为稀有,成为货币馆的镇馆之宝;被聘为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的顾问后,志嘉校友更是关心该馆的发展,积极参加该馆组织的学术研讨和业务交流活动;在揭阳中支和韶关中支任职期间,对辖区人民银行各级机构招聘、录用母校毕业生的工作倾心倾力支持。他特别关心校友工作,在揭阳工作期间发起成立揭阳校友分会并亲任会长,到韶关工作后大力支持韶关校友分会组织校友开展各项活动,凝聚韶关校友力量,助力母校发展。在他协调下,去年韶关校友分会和校友企业资助母校出版《金子之光报告会文集》(第二辑);今年3月,得知母校需要防疫物资,他立即与韶关校友分会会长等人协商,迅速动员韶关校友积极为母校抗度捐赠物资。此次,志嘉校友将自己珍藏的两版全套全新且三同号外汇兑换券捐赠给母校,又一次彰显其对母校的深厚情怀。

外汇兑换券全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俗称“外汇券”,是中国银行发行的,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特定场合使用,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人民币凭证,并不是法定货币。分为1979年和1988年二个版本,面额分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个券别,全套总面额为316.6元。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4月1日开始流通,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并由中国银行回收(收兑期至1996年6月30日)。由于外汇兑换券是我国改革开放这一非凡历史时期的记录和见证,是珍贵的一段历史的反映,以前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人见人爱的“宠儿”,今天则成为收藏界的“新贵”。

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陈绍波转达了学校李建军书记、雍和明校长对刘志嘉和韶关校友分会会长郑伟忠及广大韶关校友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刘志嘉和郑伟忠表示,期盼李书记、雍校长等母校领导莅临韶关指导。陈绍波在交接仪式上表示,外汇兑换券在丰富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的馆藏的同时,也将成为馆藏又一亮点。

[供稿:校友办]  [编辑:郑州]

[阅读:人次]

[最后更新:2020-06-10 09:32]

校址: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 邮编:510521 | 维护:广东金融学院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127号      粤ICP备05008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