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首页 > 广金要闻 > 正文


新年伊始,喜报频传。近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调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粤学位函〔2024〕9号),广东金融学院正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此次获批体现了省教育厅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是学校抢抓政策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凝心聚力、内涵发展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学校在实现更名“大学”、申请博士授权建设单位目标,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金融大学的进程中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名“大学”、申请博士授权建设单位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和抓手,不遗余力推动教育综合办学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学校从专科升格本科历时54年,本科升格硕士试点单位仅用7年,又用1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硕士学位授权扩点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金融、保险、会计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24年新增9个硕士点,包括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以及8个专业硕士点,成为广东同批次获批硕士授权点最多的高校,实现了学术型硕士授权点零的突破。

学校坚持“前沿、交叉、急需、特色”原则,紧密对接地方“金融”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累计达17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入选广东省“新一轮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以特色学科建设为引领,建设经济与商学学科特区,形成1个学科特区、3个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0个基础学科的学科建设布局。在清远校区新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适应科技金融及数字金融需求,新增知识产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科技3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以数字化为依托,培养“新工科+”类复合型人才,从“优化布局”向“突出特色”加快推进。

教学与科研水平特色明显,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学校省级以上一流课程达36门,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达23个,省级产业学院达3个,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达13项,拥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和自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以及省市级政府决策咨询专家、金融行业咨询专家30多人。学校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累计数达14项,省级科学研究平台达17个,已培育13个省级创新型科研团队。国家级项目共立41项,教育部一般项目共立28项。学报《金融经济学》杂志是CSSCI、北大中文核心、社科院人文核心三大权威索引期刊,在全国财经类期刊排名第三。创办全省首家金融科技实验室,建成全省第二个金融风险监测研究系统以及国内高校领先的金融科技应用开发研究平台,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发出“广金声音”。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共立项39项;在CSCD收录中文期刊发表一作共65篇,在SCI、SSCI、EI等外文收录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共127篇,获专利12项,软著10项。先后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等政企开展战略合作,打好社会服务的“应用牌”。深入推进“双百行动”,牵线搭桥为21家重点企业授信28.57亿元,帮扶大埔县大麻镇培育“四上”企业3家,实现该镇零的突破。

此次获批是我校教育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十五五”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统筹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学科布局、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要素,打造教、研、用“三位一体”创新型大学顶层设计服务体系,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支撑条件等各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绩,力争尽早实现更名“金融大学”和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历史性跨越,建成国内一流应用型金融大学。


[供稿:发展规划处、研究生处]  [编辑:施品]

[阅读:人次]

[最后更新:2024-12-31 20:34]

校址: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 邮编:510521 | 维护:广东金融学院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127号      粤ICP备05008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