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人事处党支部邀请专家讲党课

首页 > 广金要闻 > 正文

6月11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人事处党支部邀请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铁教授讲授党课《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内涵及达成路径》。人事处党支部全体成员参加党课学习并进行了深度交流,人事处党支部书记初可佳主持讲座。

刘铁教授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刘教授用丰富的史实资料与时事新闻,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四个目标的内涵与达成路径,明确“明哪些‘理’、增哪些‘信’、崇哪些‘德’以及如何‘力行’”。

在这四个目标中,明理是基础。学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自身的先进性;在于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在于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是科学的理论,至今仍占据着真理的制高点;在于它是人民的理论,至今仍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在于它是实践的理论,至今仍在成功指导实践;在于它是开放发展的理论,至今仍在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就在于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于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学史增信就是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明晰学史增信的目标要求,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意义重大。

崇德是一种精神动力,学史崇德就是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只有做到学史崇德,学史明理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学史增信才能坚定不移,学史力行才能务求实效,提升精神境界才能持久发力。

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归宿与落脚点,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学史力行,要行之有力、行之有效,达到“力行而后知之真”。在“学史力行”中彰显担当作为,必须在听从中央号令上雷厉风行,在岗位履职尽责上大显身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尽心竭力,在提升自身修养上走在前列。

讲座最后,各位党员纷纷表示本次讲座非常详实、清晰、系统地阐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要义,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了深度研讨。“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从中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内涵,明晰其达成路径,对提升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我们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供稿:人事处]  [编辑:郑州]

[阅读:人次]

[最后更新:2021-06-22 09:26]

校址: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 邮编:510521 | 维护:广东金融学院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127号      粤ICP备05008840号